河北新闻网

栾城千余名"校"姓村民认祖归宗 为成吉思汗后裔

    栾城县北长村住着一千多名“校”姓村民,奇特的姓氏让周边村民倍感好奇,也让“校”姓村民对祖先身世十分迷惑。长久以来,该村便流传着“校”姓村民老祖宗系蒙古人的传说,经过该村村民及多地校氏家族成员求证,推断出“校”氏家族系成吉思汗后裔。 18日,河南省中牟县召开校氏族源鉴定会,中国社科院、中国元史学会、河南省社科院、内蒙古大学等四家机构的专家共同确认“校”姓村民系成吉思汗后裔,栾城县北长村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并接受了鉴定书,上千“校”村民终于认祖归宗。

    上千校姓村民怀疑祖上是蒙古人

    栾城县北长村位于县城东北,是一个有1200多人的小村庄。按照我国乡村命名的一般习俗,有北就有南,但在栾城县,只有北长村,却没有南长村。而且,该村村民中主要姓氏跟“长”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姓一个十分稀罕的姓氏“校”,大约有一千多人。

    “至于为什么叫北长村,我们也不清楚。而为什么没有南长村,老一辈的村民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北长村村支书校军海说,清末,北长村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瘟疫,但是紧挨着北长村的南长村却是太平无事。村里人觉得南长村可能有避瘟疫的神奇之处,于是举村搬迁到南长村,将南长村所有土地尽悉数买下,于是,便只有北长村,没了南长村。“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说明相对于周边村庄,北长村算得上比较富裕。”

    村庄名有了大概的来头,但缘何姓“校”,上千名校氏成员常为家族的身世感到困惑。《百家姓》有504姓,也没有校姓。河北科技大学教师校飞是北长村走出的文化人,从1993年便开始研究“校”姓历史,对校氏祖先进行研究考证。校飞说,他从懂事开始便对自己的姓产生了好奇。“实在感觉自己的姓很特别,”

    校军海说,虽然村民们户籍显示是汉族,但很久以来,校姓村民口耳相传的一些传说,让他们一直怀疑,他们的祖上曾经是蒙古人。校书记举例说,该村虽然属河北平原村落,但是几十年钱北长村的一些特殊习俗却让这个表面看来平常无奇的村子多少有些稀罕。比如,校姓人的墓穴呈圆形,而非方形,死者遗体也不用棺椁盛殓,而是直接放入墓穴。

    校飞则介绍,村里也曾经流传一个传说,有三个王爷分别姓“校”、“较”、“效”,因为犯罪逃亡,其中姓“校”的王爷便跑到了栾城县,姓“较”的王爷跑到了河南。“很早以前,村里的老人便说,河南也有校姓人。”

    多地校氏家族成员推断老祖宗为成吉思汗

    1994年,校飞借着出差之际来到河南中牟县,这里有5000多“校”姓居民。这些“校”姓居民中同样流传着祖先是蒙古人的传说,并且是“皇族后裔”。此外在中牟有个传说与北长村传说相似,传说是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蒙古人“木交王”带家眷逃到河南。为让后代免遭杀戮,他让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藏起来。为不被发现,让三个孩子分别改姓“校”、“较”、“效”。

    中牟县东漳东村南1.5公里处有校姓祖坟,有一通清代乾隆时期的墓碑,校飞曾经两次探访。校飞说碑文字迹已漫漶不清,但多半尚可辨识。校飞说,通过碑文看出,中牟的“校”姓祖先在元朝时是元藩属国的人,封地在洪洞,家族兴旺,元亡后,逃难中丢了“册牒”,并以“封号”改姓为“校”和“较”。

    校飞说,除河南中牟县外,巩义市蔡家庄校姓人也确信自己的祖先是蒙古人,并且是“皇族后裔”。而有证据证明,河南中牟县、巩义市蔡家庄的校姓人来自北长村。

    其中河南校氏家谱中称:“始祖自明初由直隶栾城七世祖南游越河晋居吾□遂家蔡庄面有明哲弘治间墓志可考。”校飞解释,这段话证明,巩蔡家庄校氏的始祖曾由栾城迁徙到了河南蔡庄(现为蔡家庄)居住。家谱的书写年代是清朝嘉靖年间,由此推算,栾城校氏始祖迁徙到河南蔡庄的年代大致在明永乐年间。根据推算,北长村的始祖应该是1239年来到栾城。

    校飞说,上世纪80年代,河南中牟县研究考证校氏历史代表人物之一的校永泉曾给北长村写过一封信来寻亲,2002年左右,巩义市校姓家族则亲自来到了河南,北长村人也热情的接待了这些远方亲戚。 多年前,多地的校氏人广泛求证,并请教多名专家,根据推论,包括洪洞在内的山西南部一带,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封地。拔都是蒙古西征的统帅,是庞大的钦察汗国的建立者。据此可以推断:中牟校家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后裔。同样,众多的校姓家族也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当时还仅仅是一个校姓家族成员的推论。”

    鉴定大会认定校姓为成吉思汗后裔

    2012年10月18日,这是一个让“校”姓家族成员难忘的日子。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元史学会、河南省社科院、内蒙古大学等四家机构的专家,在河南省中牟县召开校氏族源鉴定会。校氏家族成员被认定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校军海一行四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在签订书上代表栾城县北长村上千“校”姓村民签字。

    校军海说,他们是17日赶到的中牟县,18日参加的鉴定大会,昨日,校军海等人便返回了石家庄。校军海介绍,此次鉴定大会的召开,完全归功于河南“校”姓家族的努力,花了不少精力与时间,并特地向北长村发来邀请函。

    据介绍,蒙元史专家对校氏族源非常关注,进行了深入的探研、考证,考证中他们不辞辛苦,走羊肠小道,踏荒草泥泞实地考察校秀书墓碑铭文;孜孜不倦查史料探究族源脉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通过一年多的考证,认定元末明初由晋宁路(今山西南部)迁出的校姓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孙。

    正是他的墓碑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以此为线索,他们查史籍,辨铭文,搞调研,终于,查清了校氏的来源与迁徙。河南中牟校秀书墓碑铭文记载:

    □元时其先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赸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

    通过研究考证,专家们一致认为:一、既称元朝藩服,当指离王畿最远之藩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创建之钦察汗国系四大汗国中离王畿最远的宗藩之国。又称“赸在草莽,册牒沦亡”,可知校姓原系勋贵之家,只因朝代更迭沦落为普通百姓。由此可证校姓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裔孙。

    二、“食邑山西洪洞县”7个子证明校姓系术赤之子拔都之后。元太宗丙申年(1236)赠赐平阳(今山西临汾)为拔都食邑,大德九年(1305)改为晋宁路,晋宁路辖6县,洪洞即在其中。按照诸王可将封地再分惯例,拔都将平阳之地分给四个儿子,交通最便利,土地最肥沃的洪洞理应分给长子撒里答。已是钦察汗国国王的撒里答于1225年觐见宪宗蒙哥时,病逝于返途中,王位落入其叔父别儿哥手中。撒里答信奉基督教,别儿哥信奉伊斯兰教,两派势同水火,积怨甚深。撒里答既死,其遗孀、子女无法返回钦察汗国,只能前往封地洪洞县繁衍生息。校姓应为撒里答后裔,世系为: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校姓。

    研究校氏族源最早的任崇岳教授说:过去在中国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之子术赤后裔,这次通过研究考证,终于在中原地区找到,实乃民族文化的一件幸事。任教授的感慨,其他蒙元史专家都表示认可。 校飞告诉记者“校”氏子孙此次能够认祖归宗,固然高兴,但也谈不上激动,只是感觉很坦然,认为这样会让子孙后代不再为自己的身世迷茫。同时,也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一定的帮助。校飞也强调,不论老祖宗是谁,数百年来校姓氏家族也是在为社会繁荣、团结做着贡献。燕赵都市网(记者 任利 郭天力)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田士威】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